WFU

2018年2月14日 星期三

〈學習小筆記〉
薛兆豐的經濟學課:經濟學視角

筆記:吳奇霖 醫師 (Chi-Lin Wu, MD)




經濟學視角


經濟學之所以有魅力,原因在於它是以研究『陌生人互動規律』為己任的學問。
  • 人的認知和判斷,主要還是直覺和短距離的人際關係來驅動。
  • 但,身體和際遇,則已經暴露在大規模的陌生人的精妙合作之中。
    •  需要『經濟學智慧』:現代社會的運行機制
  • 擺脫直覺和經驗的控制,了解經濟社會運行的規律,顛覆自己多年累積的常識,做出恰如其分的反應。

人類社會面臨的四大基本約束,人類社會種種現象和制度安排,無一不是為了適應這四種基本約束而衍生出來:
  1. 東西不夠
  2. 生命有限
  3. 相互依賴
  4. 需要協調





頭一個禮拜的4講內容,都沒有涉及到具體的經濟學的一些術語、經濟學的一些圖表、經濟學的一些概念,而是一個基本的方法論。這4講有機地結合起來,是一個整體。它反映了我們對經濟學的一個總體的、方法論的看法,那就是:

  • 經濟規律普遍存在;
  • 我們人世間各種制度的安排,更重要的不是看過去,而是看未來,看它怎麽樣『指導未來』社會和經濟的發展;
  • 經濟學訓練人怎麽『去看見那些看不見的』東西,怎麽樣才能通過『想像力』來進行正確合理的比較和選擇;
  • 經濟學的一個關注重點,是『事與願違』的現象和規律。

這四點必須有機地結合起來,反覆地進行思考和運用,因為它們是統率整個課程的基本的方法論。


第001講丨戰俘營裏的經濟組織


薛老師推薦文章:
< 戰俘營裡的經濟組織 > (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a P.O.W. Camp, R.A. Redford)

1.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
  • 人與人之間只用愛心是不夠的,必須發展起市場交易才能相互幫助,公平、有效地得到想要的東西。
  • 『事實上,一個戰俘物質享受水平的顯著提高,不是依靠自身攫取生活必需品的能力,而是通過商品和服務交換得以實現的。』
  • 作者講了一個很重要的道理,物質的總量哪怕不發生變化,只要人與人之間能夠進行交易,幸福就能夠無中生有地產生。
  • 集中營裏面哪有什麽投資,哪有什麽資金?但是,只要制度許可,只要人們有那麽一點自由,人與人之間就開始服務,市場就會發展起來,經濟也會發展起來。

2. 戰俘營中的價格與價格波動
  • 有了市場就會有價格,有了價格就會有價格波動,例如:麵包週一週四供應

3. 戰俘營裡的貨幣
  • 有了交易就會產生對貨幣的需求:香菸
  • 有了貨幣,就會有所謂劣幣驅逐良幣:人造捲菸

4. 戰俘營裡的通貨膨脹與緊縮
  • 朝不保夕,今朝有煙今朝抽:通貨緊縮
  • 『聽說』紅十字會要送一批香菸:量化寬鬆,通貨膨脹,泡沫

5. 戰俘營裡的跨境貿易及戶籍制度及輿論壓力
  • 英國人愛茶,德國人愛咖啡
  • 區別看待英美戰俘與歐洲戰俘:稀缺 選擇 區別看待 歧視
  • 『交易是不道德的』,虛偽與詐欺;想要約束交易市場:基準指導

6. 戰俘營裡的仇富情緒
  • 有市場就有『信息不對稱』,就會出現中間商、代理人
  • 人們特別討厭那種去壟斷色彩的中間商,但是從中間商的活動之中,其實每個人都得到了好處(只是有多有少,『討厭中間商,卻忽略得利的客觀事實』來自於人性)

1945年4月12號這一天,美軍的步兵師進駐了戰俘營。這時候物資都運進來了,『稀缺的情況一下子就緩解了』,於是原來精心設計,維護的種種經濟組織也就瞬間瓦解了。


課堂小結:





課後思考:

我們今天講的主題是說經濟規律在哪裏都起作用,哪怕是在戰俘營裏面都起作用。現在倒過來,請你舉一個例子,在這個例子裏面,經濟學規律是不起作用的,你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?

  • 志願者的行為有目標嗎?為了實現這些目標,需要消耗資源嗎?這些資源有限嗎?此時經濟規律存在嗎?
  • 經濟學另有一個分支,叫做宗教經濟學。如何維持組織的凝聚力?如何讓組織持續?跟經營一般企業有沒有本質區別呢?


第002講丨馬糞爭奪案


大家一般會覺得,要麽是公平優先,要麽是效率優先。它們兩個是此消彼長、互相對立的關系。想起一個故事,那就是非常經典的馬糞案,那是100多年前的一個真實案子。

1. 鼓勵創造財富,還是鼓勵對財富做標誌
  • 這馬糞是經過人類無差別的勞動堆積起來的,它是『財富』,那麽這財富應該歸誰?
  • 最重要的是,我們「到底要鼓勵創造財富,還是鼓勵對財富做出標志」。
  • 重要的是這個判決本身對後代人的影響,以及對後代人行為規範的影響。

2. 鼓勵人們創造財富,社會才會越來越好
  •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故事:兩種判決,兩種思想
  • 『凡是聚積了人類勞動的財富,你就不能隨便拿走他,你要設想他是有主人的,要尊重別人的財富』
  • 『你只要看見別人的東西沒人看管,就可以把它拿走』
  • 如果大家就沒有積極性去創造和積累財富,或者說他積累的財富也會被他們保護財富的努力所抵消掉。50、100年後,一個村子能夠繁榮,另一個村子可能就消失了。

3. 公正的背後是效率考量
  • 在生活中,我們經常聽到很多人討論什麽才是公正。他們沒有想到,其實「在這公正背後,討論的是一個效率權衡的問題」。
  • 給一個公平的審判,保障人力資本
  • 不需要為了保護自己的財富,耗費太多成本
  • 處罰交通違規者是為了道路使用的效率與價值


課堂小結:

  • 每當我們在講公正的時候,背後的含義是說,它是符合效率的。
  • 只有那些讓社會裏每個人都有積極性去積累財富的規則,才是公正的規則;只有那些讓社會能夠存活下來的規則,才是公正的規則。也就是說,效率決定了公平,這就回到了我們在開頭提到的問題。
  • 當別人在討論到底是公平重要,還是效率重要的時候,學過經濟學的人會明白,其實在「公平背後是效率的考量」,不是單個人效率的考量,而是「整體社會長遠發展的效率的考量」,它們兩者是一體的。


課後思考:

你能不能在生活中找一个例子,看上去是个公正的规则,但它背后其实是有效率的考量的?

  • 直接進入我腦海的是「智慧財產權」的概念。曾聽過有人會質疑這個概念:認為資訊以低成本(甚至零成本)流通,才能創造最高「效率」,「公正」在智慧財產上不是最優先的。類別老師所提的真實故事,一個不鼓勵保護智慧財產的社會,恐怕未來也將不鼓勵生產原創智慧,而無法生產原創的智慧,有可能成為其他文化的殖民地。維護「智慧財產權」表面上是為了維護發明人的「公正」,但實際上更長遠地為了這個社會「未來的效率」而存在。

  • 公正背後是效率的考量』其實在社會上處處可見,而當發生在國家行政上,特別會引起廣泛討論,最著名就是『司法的公正 vs 司法的效率』。
  • 當有人自首認罪時,量刑會從寬認定,甚至在檢方調查、法庭上攻防,當是適當的籌碼之一。但有人總會認為這樣看似“交換利益”、“司法不公”,卻疏於考量的是“司法的效率”。一樁案件從起訴、調查到庭上訴訟,短則一兩年、慢則十多年,這中間司法的資源都不斷在消磨,若是在過程中有一方能提出『退讓』或『協商』,那麽在案件的進展就會大大加速。
  • 當然,司法公正與司法效率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。根據訴訟觀念、具體國情和訴訟文化的不同,各國可以選擇側重於其中一個價值的制度。只要該制度為其國民所認可、為當時的訴訟觀念所接受,這就是一項相對有效的訴訟制度。

  • 有錢有勢的人可以動用大量的資源,與司法機關進行訴訟,也因此消耗了大量的國家資源,我們應不應該為了減少國家資源的浪費(增加了效率),對有錢有勢的人的定罪適可而止(有限的公正)?有關這個問題必須考量:
    • 這個罪行,對社會現在及未來的影響。
    • 最終判決,對社會現在及未來的影響。
    • 達到這個最終判決,社會付出哪些看得見或看不見的資源?
    • 付出的資源,對社會現在及未來的影響。
    • 節省下來的資源,對社會現在及未來的影響。
    • 這個社會共同相信哪一些價值?


第003講丨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


  • Wise Reasoning:經濟學是一門研究比較和選擇的學問,在關鍵時刻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。
  • 要做出正確選擇,你首先得把要比較的東西拿出來,放在天秤兩邊去對比。經濟學則教你,在「比較的時候不僅要看見那些看得見的東西,同時也要看見那些看不見的東西」。

文章推薦:
法國經濟學家巴斯夏( Frédéric Bastiat ,1801-1850 )100多年前寫的一篇文章《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( What Is Seen and What Is Not Seen,1848 )》

  1. 破窗理論的故事的謬誤:多難興邦?
  2. 認識『破窗謬誤』的難點
    • 問題在於,我們眼睛能夠看見的,是那些已經存在的工作,而那些能省下來的人力、時間和資源能放到什麽新的工作和生產上,這一點經濟學家也說不清楚,只能靠想象。
    • 認識破窗謬誤的難點就在這。這是一個通過推理,我們明確知道肯定存在的東西,但是誰都說不清楚它在哪。
  3. 看見看不見的東西要靠想像力
    • 『蠟燭製造商關於禁止太陽光線的陳情書』
    • 汽車取代馬車,馬車夫就要失業?
    • 國家該不該補貼高雅藝術?
  4. 做決策時要充分考慮看不見的東西
    • < Freakonomics, 2005. Steven Levitt >
    • 並不是說凡是看不見的都比看得見的重要。我只是說,每當我們做決策的時候,還要「充分考慮那些暫時還看不見的,甚至是永遠也看不見的因素。」


課堂小結:

  • 經濟學關心的一個最核心問題是「比較和選擇」。
  • 而要做好比較和選擇,一個重要前提,就是不僅要看見那些看得見的東西,還要「盡量去看見那些不容易看見的東西,那些需要通過推測才能看得見的東西。」

課後思考:

請你舉出一個例子,有什麽東西,是我們看不見,但實際上又非常重要,在我們做決策時不容忽視的。

  • 個人或你所在的團體的『名譽』 (reputation)是看不見,但是卻非常重要的。
  • 『名譽』集合了別人對你的綜合評價,包括:能力、人格、行事風格、處事原則、抽象感覺,最終決定了別人對你的信任,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賴、相互合作,『信任』增加了效率、減少了成本,因此『個人或是團體的名譽』,在陌生人的合作環境下,是一種稀缺的核心資源,也是每一個決定時,必須考量的看不見的東西。


第004講丨經濟學不關心陰謀論


  • 文獻推薦:
    • 現代經濟學鼻祖,亞當·斯密( Adam Smith ,1723年6月5日-1790年7月17日 )最出名的著作《國富論》,全名就叫《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探究(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,1776 )》。
  • 現代經濟學跟以前的那些探究又有什麽不同?我覺得最大的不同在於:
    • 過去的學問研究的是「事與願符的規律」
    • 經濟學研究的是「事與願違的規律」

「事與願違的規律」
  1. 美好願望不一定帶來美好結果
  2. 壞人幹壞事的影響其實有限
    • 為什麽?因為大家有反應,因為人是有能動性的,當一個人在做惡的時候,所有人都警覺起來,就開始制止他。
    • 哲學家康德:“願上帝保佑我們免受友人的攻擊——要是攻擊來自敵人,我們倒能設法自衛。
    • 那些用良好願望包裝起來的思想,我們比較難識別。
  3. 好人好心不一定幹好事:
    • 最低工資制度,本來是要保護窮人的,它真的保護他們的利益了嗎?
    • 同工同酬制度,本來是要保護那些弱勢群體的收益的,但它最後保護他們的收益了嗎?
    • 福利制度,本來是讓那些沒有依靠的人能夠找到依靠,最後這些群體的生活,是變得更好了,還是變得更糟了?
    • 為保護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,我們頒布了各種的法律,最後這些動物的命運是更慘了,還是更好了?
    • 我們鼓勵循環利用,本來是要保護地球的資源,但是循環利用的政策,最後是破壞了環境,還是保護了環境?
  4. 政府立法不是解決問題的終點
    • 經濟學家覺得法律通過了,畫上的不是句號,而是冒號。
    • 垃圾分類的政策,最終是保護了資源還是浪費了資源?
    • 為什麽?因為人是有能動性的,在這個新的法律下,每個人都會有他的對策。最後局面、事態的走向,會跟我們的想法有很大的出入。


課堂小結:「事與願違的規律」

  • 經濟學家關心的,是那些人們出於良好的願望而產生的有害的經濟政策,那些事與願違的現象。
  • 如果你要問,經濟學家和普通大眾有什麽區別的話,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區別,就是經濟學家不關心陰謀論,他只關心「事與願違的因果規律」。

課後思考:

你能不能舉一個例子,是人們出於美好的願望,卻產生了事與願違的結果的?

  • 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。全民健康保險制度,讓大家繳納的保險費,去救助出現緊急或嚴重疾病的人,也讓其他人共同分攤了自己可能患病時的負擔,是一種美好的願望:繳出少量的保費,讓每個人在急重症時,享受優質的醫療品質。
  • 但是有可能出現以下幾種『事與願違』的結果:
    • 因為看病的成本降低,保險費可能被大量地(或是過量地)使用在小病的費用上,排擠了急重病的費用;或是墊高了總體的保費支出,反過來增加了每一個人的保費。
    • 因為看病的成本降低,會降低大家對疾病認識、預防保健的動機,並失去對自身健康的責任感,有可能反而增加疾病發生的機會,增加保費的支出。
    • 由於只想付出盡量少的費用,保費的支出必須加以控制,以減少對支出的『浪費』,但是許多醫學進展有可能是建立在初期的『浪費』下,才取得成就。少了這些『看不見的』未來的醫學進步,大家未來享受到醫療品質可能牛步不前。
    • 為了『有效率地』管理醫療支出,簡單方便的『論量計酬法』成為主流,這樣『方便有效率』的支付方法,只鼓勵醫院及醫師增加看診量,卻不鼓勵醫師或醫院進一步增進醫療技術。期盼的優質醫療品質,有可能在看不見的地方慢慢受到侵蝕。

  • 眼鏡蛇效應。英國在印度殖民期間,為了減少當地的眼鏡蛇數量,就出台了一個捕蛇的激勵政策,結果導致很多人養蛇。